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一座古建筑博物馆

西安作为13古都,在历史上存在许多寺院和道观,在没有来西安之前,都听闻过大雁塔、小雁塔,塔是古代佛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收藏经文、财宝或者盛放大师的舍利子的用途,一座寺院的规模是否宏大,看有没有佛塔就知道了。但到了现代,很多佛寺被毁,重新修建就不再特意建塔了,一方面,很多佛寺会单独建造藏经楼,另一方面僧人的舍利子不再存放塔中。

清真大寺

2020年我在西安的时候去了两趟清真大寺,因为大寺就位于钟鼓楼和回民街里,每每去这些地方逛都会路过,路过也就驻足去拍照,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特别是墙壁上那古老的砖雕,栩栩如生,让人不禁赞叹。但又因为疫情的原因,清真大寺在此期间频繁的关门谢客,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放,这就很让人捉急。

来到西安之后,才发现这座城市中的佛寺道观实在是多,不仅仅寺庙多,还有许多可以参观的少数民族的寺院,如清真寺。在西安最著名的清真寺应该就是位于鼓楼旁,化觉巷内的化觉清真大寺了。这座清真寺与我们印象中的绿圆顶,颇具伊斯兰教的那种风格不同,这是一座中式古堡式的清真寺,和我国汉传佛教的寺庙大同小异,非常独特。

清真大寺始建年代,据寺内碑石及《西安府志》等所载,多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还有的说是唐朝时期,如果是唐朝已经1000多年的历史,但从清真寺的独特结构、碑文记载、遗留下来的物件来看,更像是明朝时期。经过几朝几代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占地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是陕西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也是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

清真大寺在建筑上呈现了浓郁的中国寺庙风格,但是进入寺院内就会发现,其布置的又遵循了伊斯兰教文化的风格,包括砖瓦雕刻的花纹都是由阿拉伯文雕刻而成,在古代,是一座中西结合的清真寺。在古代,寺院不仅仅是信仰祷告的场所,还可以当作学院来使用,在清朝时期,清真大寺内就设有经文大学,清代以来经学人才辈出,为经堂教育“陕西学派”的中心。

清真大寺

从化觉巷进入,就会看到掩藏在这里的清真寺山门牌坊,这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典建筑群,殿宇式布局,以砖、石、木为主,亭台楼阁,楼阁以石坊、斗拱、琉璃瓦等建造,进入清真寺就如同来到了一座露天的古建筑群博物馆,里面遗留下来的古迹非常多。

从山门进入,就会看到清真寺是以中轴线为主体,左右对称,主体建筑有前后大殿、省心楼、凤凰亭等,大殿内珍藏有清代手抄本《古兰经》和描绘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麦加图》一幅,以及阿拉伯文与中文的碑刻二十余方。即便不信教,也会被这些古迹深深的震撼到,经过百年的历史变迁,仍能保存完好,实在不易,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在清真寺内的明清时期的牌坊、石碑保存完好,有当时著名书法家米芾题写的,米芾是回民,和苏东坡、黄庭坚、蔡襄并称“北宋四大家。还有明代大书法家、礼部侍郎董其昌书写,极其珍贵。

清真大寺还有一处独特之地就是孔雀绿琉璃瓦。这些琉璃瓦是古代留下来的,颜色亮丽。装饰在大殿屋顶,特别是主殿,前檐是灰色的琉璃瓦,而如果从上空看,会发现,在背阴的一面是孔雀绿琉璃瓦,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很多人猜想是当时修缮主殿的时候,孔雀绿琉璃瓦不够用,所以就一半绿一半灰了。

主殿可以在外围参观,如果要进去的话就不行了,第一你不是伊斯兰教教徒不能进;第二伊斯兰教的礼数很多,所以即便是游客贸然进去可能会犯了禁忌;第三大殿内有许多壁画和珍贵的宝物,都是伊斯兰教的珍宝,可能有版权,外人不能进入私自拍摄,大殿里面分布了许多的监控,所以大多游客都是从外面看看,过过眼福,但是如果你是导游或者知名的历史建筑爱好者,当然可以申请进去了。

游览完清真大寺后,旁边的回民街、钟鼓楼、洒金桥等美食街也可以逛一逛,这里是老西安的代表,也是西安旅游最热闹的地方。

化觉巷清真大寺门票:25元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一座古建筑博物馆》有1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