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9年06月

Chengsuxiaochi

成都街头小吃top5,来天府之国必吃

美食之都,天府之国,说的便是成都,在成都形容放松、舒适叫“安逸”,聊天叫“摆龙门阵”,四处都可以看到茶馆,麻将馆,成都人的休闲生活变掩藏在这xxx里,去成都,不吃街边小吃,等于白来成都。

有些街边小吃的年龄比我们都大,老一辈人恪守这份情谊,已成为很多人小时候的回忆。下面就盘点一下老成都街边小吃,是街边小吃哦,那种有店面的不在此次盘点中。

1.蒸蒸糕

推着小车子卖了十几年,味道没变,价钱没变,还是小时候的味道。蒸蒸糕,这三个字有点萌萌哒的感觉,也代表着蒸蒸日上,学业蒸蒸日上,工作蒸蒸日上,吃了爷爷的糕,保管你生活家庭蒸蒸日上。不知道这么理解对不对。

没于青羊小区一带😎

2.街头串串

此串串非彼串串,成都有名的就是钵钵鸡、串串香,街边小串更实惠,用料更足,底料更香,记得小时候放学后总会来几串,,几毛一串,吃的满头大汗,辣乎乎。现在很少去买街边串串,但丝毫不影响每当我路过便会流口水的欲望。

3.蛋烘糕

蛋烘糕是用鸡蛋、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吃起来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有点类似于铜锣烧,是很受欢迎的小吃。里面可以添加肉松,奶油,想加什么都可以。你吃过加的脑花儿的蛋烘糕吗?

哈哈,刚刚才吃了两个蛋烘糕,肉松加奶油巴适~

4.糖油果子

特色泽黄亮,外酥内糯,香甜可口。糖油果子以糯米、红糖和芝麻为原料,将糯米粉团在油中炸制后裹上白芝麻并用竹签穿起来。一串有四五颗左右,每串约三到五元钱。

5.糍粑醪糟冰粉

夏天到了,吃起冰棍雪糕来,而每个地方有各自的夏季解暑小食,比如海南的清补凉、四川的冰粉、台湾的烧仙草等等,一碗7-10元不等,一碗下去,热气消失了一大半,夏天在成都的大小卖部都可以看到小型冰粉站,来一碗,巴适!

好了,上面就是我总结的成都街边5大小吃,其中我最爱的还是串串啦,上面的5种小吃你都吃过了吗?你还知道什么成都小吃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Dsc03652

来苏州博物馆,感受这座建筑的几何之美

中国最美博物馆非它莫属,超越时代的设计,可不思议的几何美!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贝津铭大师就在今年5月份去世了,他一个伟大的建筑师,他设计出来的作品都非常有穿越时空的错觉感,单看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就比较惊讶了,这种有着平面几何图形设计的博物馆,在江南水乡的青砖黛瓦中格外的吸引人。

苏州地区多流水,多老桥,老城区的房屋偏向徽派建筑,青砖黛瓦,有些老房子长满苔藓,莫名增添了很多古色气息。苏州博物馆位于姑苏区,在忠王府旁边,也在江南四大园林之一的拙政园旁边。

站在远处看苏州博物馆,纵横交错的线条感是相当的有美感,仿佛一块大型积木,被小朋友一块块堆积起来。墙壁雪白,边缘青色,非常符合苏州老房子的特点,只不过这个现代感更加强烈,既保留老房子的味道,又能让人感觉的到现在科技感,总的来说,这房子的设计未来10年20年都是一个超前的存在。

走进苏州博物馆院子里有个小湖,名曰:莲花池。里面种的莲花6月份还未开放,湖中有条供游客行走的栈桥长廊,采用了传统借景之手法,将白墙、假山倒映与拙政园一隅融为一体,远看是幅山水画,近看是幅风景画。有种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错觉。如果此时有一位身穿古装的美人站在墙下,玉指纤手撑一把油纸彩绘伞,那该是多么美丽的画面。

 

但现实中已经被游客占据,再美的景色也招架不住人头的攒动。

苏州博物馆内部和我去的其他博物馆一点都不一样。其他博物馆是高层,苏博则是两层小别墅似的,又有农家小院的情调,只有在一层有展物,展物的房间有点像90年代的大杂院胡同,一条走廊,走廊两边就是展厅,门口贴有展厅的名字,用不着登楼梯,便可快捷的游览整个展厅。

苏博展物相比较,大致有青花瓷、陶、玉器、书画和现代艺术展等,对于地方性博物馆,就建筑物本身的设计特色可以打个8分,但是就展物来说,只有5分。苏博的名气不在于展物,而在于建筑本身,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艺术品。

 

里面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展厅就是现代艺术展。艺术这东西只有懂得人才了解,前几天新闻不是报道,著名画家将他女儿当作人体模特来创作,大家对他褒贬不一。

艺术这东西,没有界限,即便带有情色成分,那也是个艺术。而苏博里的艺术厅也有类似的艺术品,外行人看的摸不着头脑,非常抽象,而抽象也恰恰反映出每个人都对艺术有不同的看法,用一个人的眼光去评价艺术,显然是不客观的。

总之,苏博是来苏州必看的景点之一,逛完苏州博物馆,右拐便是江南四大园林之首的拙政园,此园经过百年变迁,到了现代,越发的彰显魅力,更加繁荣。当然了,苏州博物馆众多,如果要详细了解苏州的其他文化,可以去其他博物馆,比如昆曲博物馆、丝绸博物馆等等,每一个都会让人赞叹,让人大开眼界!

Kaipiong

广东开平碉楼,建筑界的一朵奇葩,旅游攻略

福建有永定土楼,广东有开平碉楼,这两个堪称中国最奇葩的建筑「广东篇」

广东最特色建筑群,开平碉楼,来了就不想离开,美的像幅画

中国最美村庄:开平,这里有着世界独一无二的碉楼群,美的像幅画广东篇

开平碉楼在古代是强化塔,主要用于放哨,也用于生活。碉楼可以追溯到19 个世纪的明朝,但一些(例如在立园)的日期在20 世纪。许多来自开平地区的中国人移民到海外,回来时带回了国外的想法和设计。所有这些想法和建筑设计都融入了碉楼,使它们融合了中西设计风格,成了现在特有的建筑风格。

中国 - 开平碉楼和村庄;  来自广州或澳门的独特一日游

开平碉楼群落有四个村庄值得一看,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这些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电影《让子弹飞》就是在此取景,古色古香的建筑还以为是埃及哪个国家的建筑了。

中国 - 开平碉楼和村庄;  来自广州或澳门的独特一日游

自力村是最著名的碉楼群,大多数碉楼始建于20世纪中期,自力村毗邻镇海河,环绕着整个村庄。有时候发洪水,这些碉楼仍然不倒。碉楼的下部可以在水下,顶层可以住人。村子周围有无尽的稻田,碉楼则屹立在稻田中间,显得格外华丽,这是一个宁静的地区,也特别小众。

中国 - 开平碉楼和村庄;  来自广州或澳门的独特一日游

晋江里村开平碉楼

中国 - 开平碉楼和村庄;  来自广州或澳门的独特一日游

晋江里村与自力村的面积差不多,但碉楼却少得多。但同样作为碉楼代表性的村庄,晋江里村(有最美丽的碉楼)仍有值得一看的地方。其中有三个碉楼位于村庄的后面,被称为盛丰楼,晋江楼和瑞士楼。在这三栋碉楼里面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包括卧室,厨房,还有房顶的祠堂。在房顶平台上,可以欣赏到晋江里村碉楼的美景。

中国 - 开平碉楼和村庄;  来自广州或澳门的独特一日游

马建龙村集群

马建龙村是一个被竹林环绕的小村庄。这里的碉楼也位于这片竹林中,如果爬到山顶,就可以看到眺望远处的碉楼,好像画中一样,美轮美奂的风景,让人大开眼界。

中国 - 开平碉楼和村庄;  来自广州或澳门的独特一日游

三门里村的开平碉楼

三门里村可能是最原始的碉楼村庄,但没有那么多碉楼。在这里可以看到当地人朴素的生活方式,比如老人河边洗衣服,做饭和各种日常生活。年轻一代早就离开村庄去广州闯荡了。在镇中心,有一处据说是最古老的碉楼:英龙楼,始建于17世纪。

开平碉楼和周边的村庄是我去广州旅游最喜欢的景点之一!它们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色令人惊叹。开平碉楼和周边的村庄距离比较远,所以包车和自驾游再合适不过。

锦里

成都锦里,游客本地人都爱去的美食步行街

锦里是成都新十景之一,比起其他吃喝玩乐一条街的步行街,锦里显得更加繁华。旁边便是武侯祠,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先生的一个祠堂,里面供奉的有诸葛亮,张飞等三国时期的名将。这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除了游客来打卡旅游外,成都本地人也喜欢逛,完全没有隔阂,晚饭后散步遛弯的好地方。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始建于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百度百科

说起这个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才是正宗的诸葛亮居住的地方,成都这个武侯祠,虽然名气跟着成都这个城市名片,名气也比较大,恰巧它在成都市中心,旁边就是锦里步行街,不热闹都不行。说锦里不知道的,武侯祠肯定知道。是锦里,不是里锦哦!

因为是在市区一环路上,晚饭后的锦里人山人海,肩挨肩,人挤人,好像农村赶大集似的,只不过地摊儿变成窗口,各种吃的喝的,工艺品应有尽有,最有象征性的就是工艺品大熊猫,做工比较精良,有熊猫背包,熊猫手链,熊猫手机壳,五花八门,看的人眼花缭乱。

这里本地人和游客疯狂的打成一片,相机手机咔嚓咔嚓的声音络绎不绝,特别是到了晚上8,9点钟,通过锦里大门,狭窄的道路两边是复古木质客栈,开着窗户挂着红灯笼,一副宋朝时期的繁荣景象。锦里的小吃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远处你会听到人群中有三声炮响,这就是著名的“三炮”,是一种饼干,用大锤敲出来的,有点类似牛轧糖。

锦里很大,很长,曲曲折折,每一个小巷子都有不同的景象。一条是小吃街,一条是酒吧街,一条是艺术品展览街,还有一条是手工匠人现场捏面人儿的街道,如果从头逛到尾会用上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通常大家都会早晨起来去武侯祠参观,参观完毕从后门直接进入锦里找吃的,顺便找个露天的摊位,要上一壶茉莉花,慢慢享受这慢生活。

白天的锦里没有晚上的美,也不太热闹,但也落得一个清净。我通常是早晨起个大早,吃过早饭,然后漫步在锦里的步行街中,踏在青石板路上,两旁商店没有开张,只见两三晨练的老人,实在难以想到晚上的锦里会是另一番景象。

不管什么时间去,都能找到营业中的小吃店和卖川渝特色的纪念品,比如:四川脸谱,还有手艺精湛的泥人张。这泥人是用面捏出来的,栩栩如生,乖巧可爱,作为纪念品带回家再适合不过。不过我觉得现在我们用手机最多,这里卖的脸谱手机壳特别有特色,是用丝线刺绣,手感极佳。

大概成都人生活的悠闲就在于此吧——吃过晚饭,锦里溜达,望一望人山,看一看人海,也许乐趣自此油然而生。说起锦里,宽窄巷子也得提一提。锦里是因为跟着武侯祠沾了光,而宽窄巷子也属于成都必逛的一条文艺巷子,说起成都,不知道宽窄巷子的人等于没来成都。

宽窄巷子同样是一条步行街,文化气息多了点,充满了时尚元素,虽然没有锦里那么热闹,但是胜在建筑有些特色,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当然了,锦里和宽窄巷子两个步行街都要去逛逛,因为不同的地方真的有不同的特色呢!相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锦里多一些,因为这里有数不尽的美食和逛不完的商店,唯一缺点就是人多,不过人多格外热闹嘛!

外出旅游,如何让行李简单化,这3点能帮到你省心

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在劳累一周后我们会选择出去旅游放松一下心情,但在出发前,我们会因为要带什么忙上半天,害怕这个用得着那个也用得着,恨不得把家里所有东西都带着,行李箱也塞得满满,给旅途带来不好的体验。所以带什么行李也是一门学问。记住这三点,再也不怕行李箱装不下了。既能玩的尽兴还能满载而归。

一,能不带就不带

什么是能不带就不带呢?

人对于未知的东西都会感到焦虑,害怕不带这个东西万一用得上呢?这种心理大部分人都有,但发生的概率很小。比如洗刷用品,一般酒店都会提供一次性的洗刷用具,这些用具都是大牌厂商生产专供酒店,质量有保证,并且一般酒店都会提供一次性纸杯,所以牙刷牙缸能不带就不带。

不过如果非要带,可以分装成小瓶,或者干脆买旅行装,占地少还方便。还有毛巾,有些高端酒店的毛巾都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就扔;但有些经济酒店毛巾浴巾是回收再利用,经过高温84消毒后,然后一体化装袋,细菌已经控制在最少,也是比较安全的。

有些女孩子喜欢带好几套衣服出去拍照,其实我觉得短期旅行2-3天,2件顺手的衣服便可,毕竟景美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二,能放酒店里绝不带身上

现在的酒店安全防盗设施做的很好,哪个楼层都有监控,东西放酒店被盗的可能性几乎是0,小旅馆不在考虑范围内。所以把一些充电宝,纸巾,车钥匙,保湿喷雾,平板电脑安心放酒店里吧,只背一个小书包里面放个防晒霜,手机就可以了,充电宝可以租,一般景点或者街边奶茶店都有共享充电宝的。

三,能不买则不买

很多朋友出去旅游到某地喜欢带点当地土特产回家分享,工艺品或者买点护肤品,最后非要把行李箱塞满才罢休,到最后回来一看:这都买些什么玩意儿。最后都放在某个角落落上一层灰。这就是冲动消费,不理性购物。

我不是让大家什么都不买,土特产我也会买,但不是当场买。这有个小窍门,一般当地土特产在网上都有旗舰店,比如厦门的网红小吃凤梨酥,中山路卖的最多,品牌也很多,在某宝,他们都有自己的旗舰店,并且下单现做现发,保证新鲜。

还有个小窍门,选购当地特产不是非要在当地步行街古镇一类的,这些地方用场宰客严重,可以去当地的特产超市,或者当地农贸市场,既能体验一番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又能淘到最正宗的特产。

所以我们出去旅行只需带回满满的回忆和漂漂亮亮的照片就可以了,剩下的就交给快递叔叔了。

您说是不是?

以上便是我教大家的3个小窍门,记住这三点,保证你的旅行有质有量,不用担心沉重繁琐的行李,也可以玩的尽兴玩的愉快。

来无锡阿炳故居,听二泉映月,带你了解另一面的阿炳

阿炳成名曲《二泉映月》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说:“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它仿佛诉说人一生的悲欢离合,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看本文听着《二泉映月》,效果更佳

阿炳故居,位于无锡博物馆路,现在叫阿炳纪念馆,是无锡伟大音乐家阿炳(华彦钧)的故居,很多人对不上号,但《二泉映月》听过吧,这首曲子是阿炳晚年时期穷苦潦倒,大街卖艺时唱出来的,晚年,他穷困潦倒、贫病交加,和同村寡妇懂彩第屈居在道馆最东面的一间小平房内。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心里是难受的,为什么,因为听说阿炳故居要拆,种种迹象表明,将来不久可能会拆,因为在网上看到的以前都是要5元门票,今天我去没有门票,里面零散的几个参观者,与旁边的商业街格格不入,这个小破屋子,大概很快就被遗忘掉了。

从破旧的房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挂着的照片和著名人士对他的留言,再进下一个屋子,有三个高架子,从上面拿下耳机戴上,就能听到阿炳的名曲。往里面去的屋子,是阿炳曾睡觉的地方,这间屋子现已关闭不再提供参观了。但时从以往的照片看,里面真实破烂不堪,就如同流浪汉的居所一般,这不难推断,阿炳双目失明,看不见光,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更多灵感去创作。

阿炳故居,即为原雷尊殿道馆,现在阿炳故居里展览了一些雕塑展,在雕塑展里除了一部分 阿炳本人的头像雕塑外,最多的是和一位妇人在一起,时而背靠背,时而欢笑,时而盘坐,这就是照顾阿炳起居的寡妇:懂彩第

阿炳青年时期接管父亲的雷尊殿道馆,但阿炳染上鸦片,寺庙生意做不下去就破产了,就在这时他眼睛也瞎了,穷苦潦倒的生活就此开始,在此之前他已经有很高的音乐造诣了,就开始大街上卖艺,上帝关上一扇门自然给你打开一面窗,于是就这样《二泉映月》这曲子就诞生了。

当然了,我这里是轻描淡写,详细的长篇大论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当走进阿炳故居,听到《二泉映月》的时候,看着记载阿炳生前的历史文字时,我不禁鼻头一酸,热泪盈眶不骗人,曲子弹奏的是那种很淡的音乐,远远的、飘渺的,有欣喜也有惆怅的情绪,诉说着阿炳一生从辉煌到坠落的历程。

因为故居在崇安寺商圈内,显得格外不和谐,现如今也破烂不堪,当地居民称有碍市容,以前象征性收取门票5元,现在门票也免了,自由参观却也少有人来。而有网友说,翻新重建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我觉得最后也难逃拆除的厄运。崇安寺附近遗迹较多,但现在就剩一石碑记载这是遗址原址,建筑在哪?全是商业街,阿炳故居将来也可能只剩下一个标志性的墓碑吧。

附近还有一个钱钟书故居:读《围城》,听二泉映月,拜访无锡钱钟书故居

读《围城》,听二泉映月,拜访无锡钱钟书故居

上次说到无锡崇安寺的盲人阿炳故居,今天就说一下位于阿炳故居大约1km处的钱钟书故居。这座故居是由他祖父钱福炯建于1923年,为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了。

我所了解到的钱钟书就是他最出名的小说《围城》,围城讲的是什么呢?杨绛一句话就概括了:“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位于无锡健康路的钱钟书故居是今年刚翻新过的,名叫:钱钟书纪念馆,里面保存着生前的遗物、信件、老家什等等以及后人赞颂、纪念的物品和报道。

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位于过道的钱钟书铜像,两旁是他和杨绛先生的画像,说到钱钟书难免不会想到杨绛,这对两才女貌、的文化人被后人赞颂,他俩也为国家的文化出了很大的力。前段时间我看了罗银胜写的《杨绛传》,这本书详细的记录了杨绛生前的点点滴滴,包括遇到钱中国书,两人在外国互相共勉,相知相爱。

钱钟书故居是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钱钟书自少年时代到青年,便是在这个老房子里生活、学习、受到祖上文人的熏陶,造就了昔日的钱钟书,现在故居内还原了大部分当年场景,比如故居大门东侧的三间房,名为“后东塾”,是钱钟书少年时期和几位堂兄在此读书学习的地方,可以看到还原的桌子、椅子和讲台。

其余房间现在已经是科普室了,里面展示的是钱钟书生前的遗物和国家颁发的各种证书以及他和陈瑞农往来的书信。

钱钟书故居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老宅,但这样的老宅现在看不到原始面貌了,没有浓厚的历史气息,只有留下的白纸黑字才见证这里确实生活着一位中国现代史上的大文豪。下图是钱钟书的毕业证书。

钱钟书祖的先祖是一位皇帝,几代人都是大文豪,请看下方这张照片,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世代都是文化人。他和杨绛在清华园相遇,结为连理,有人问钱钟书,为什么只要一个孩子?钱钟书曾说过:怕再生第二个小孩,如果比大女儿可爱,肯定会更疼第二个小孩,这样对女儿就是不好。这才是大爱。

《杨绛传》里面多次提到杨绛和钱钟书嗜书如命,挑灯夜读,每天花10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可见他们是真正的“书虫”,看完《杨绛传》我也爱上了看书。

好,今天就到这,无锡人应该感到骄傲,无锡是块宝地,出了很多大文豪和音乐家,比如阿炳,说起盲人音乐家阿炳,如鲠在喉,热泪盈眶,特别听着他拉的《二泉映月》,何等震撼。来无锡不要忘记去钱钟书故居了解一下。

周末逛逛无锡贡湖湾湿地公园的最大蛇鞭菊基地

每年的6月份,大部分花都凋谢了都时候,在无锡贡湖湾湿地公园就有一块专属蛇鞭菊的基地,目前正在争相开放。这块基地面积巨大,分两个山头,目前看来靠近华庄天主教堂的山头开的比较妖艳。

蛇鞭菊又叫麒麟菊,马尾花,原产于加拿大,是一个外来花种。茎基部膨大呈扁球形,花色分紫色和白色两种,花期长。因为长相好似响尾蛇那沙沙作响的尾巴,呈鞭形而得名。

贡湖湾湿地公园位于滨湖区华庄街道,靠近太湖,公园内有华庄天主教堂,各种花草树木,有可以野营的草坪,还可以钓鱼。而6月份最大的看点就是蛇鞭菊了,公园内目前正在开放的花有:合欢花、金丝桃、蛇鞭菊等,是欣赏、放松、露营的好去处。

据我所知,在无锡能找到这么大一块蛇鞭菊可以说是没有,在6月份,基本上看不到花的季节里,来贡湖湾公园欣赏这紫色妖姬蛇鞭菊吧。工人们现在正在忙着除草,迎接游客的到来。

贡湖湾公园除了蛇鞭菊在开放,接下来的7月份还有大片的荷花也要争相开放,所以说这个贡湖湾真是一个风水宝地,因为地处郊区,没有雾霾,没有车辆喧杂,是一个周末放松的首选之地,比尚贤河湿地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