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网络教程

Img 0892

布洛芬太有用了

我喜欢跑步但又抵触跑步,我跑步一般都去小河边,户外跑步,因为跑步后小腿胫骨必疼,所以我又很打怵,绝对不是姿势不对,我试过前脚掌落地与后脚跟落地,都改变不了,特别是随着跑步的次数越来越多,腿的疼痛感就越来越严重。

而且我本身属于疼痛迟缓,也就是是当天刺激肌肉会在第三天才会反馈疼痛,这让我进入一个死循环,今天的疼痛后天才疼,明天的疼,大后天才疼,这让我每天都无时无刻不在疼痛中度过,即便是休息几天仍然改变不了,身体已经习惯了,不想那么尽快的恢复健康。

上次吃布洛芬的时候还是不知道怎么的胸痛,想起药盒里还有布洛芬,这是1年前学游泳耳鸣的时候买的,于是就试试看,吃了一粒,第二天又吃了一粒,睡了一晚,胸痛竟然消失了,这也太神奇了吧,困惑我差不多一周的胸痛被小药片解决了,早知道早吃了。

这次吃布洛芬是因为跑步导致的后遗症,左腿蹦跳会有强烈的钝痛感,这感觉不是外表的疼,而是内在的,平时走路时不疼,但一旦小跑起来,就会加剧,所以过马路赶时间小跑的话,会导致我一瘸一拐的,好不雅观,已经困惑我一周了。说来也怪,如果跑起来,虽然有点疼,但还是能坚持个5公里,但我不敢,因为这样会加剧后果。

绝对不是肌肉拉伸不到位,我在此期间练过瑜伽,使用过泡沫轴深度放松,于是吃了一片布洛芬,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竟然好了,我的天涯,(古意错别字,古意也是故意的)这效果太神奇了,这样我就又能重新跑起来了,现在我唯一担心的就是,一疼痛就吃药,会不会耐药?

但我又想,我这疼痛已经持续一周了,是在自身无法自愈的情况下,让药物帮助一下,应该没有多大耐药性,况且我只吃一片。

总结:

我的这两次骨头里的疼,恐怕是因为有炎症,与肌肉酸疼不同,因为布洛芬对肌肉酸疼效果不大。

Iphone 8 P1

2022年我买了iPhone 11 Pro ?

如题所示,为什么iPhone都出到了13代,我却买了2019年生产的iPhone11pro呢?

我所有的手机都是摔坏的,本人也很粗心大意,没钱也不想戴套,而且换零件必须官方,这放佛是对apple最高的信仰吧。国人的思维就是不想花太多钱换个部件,但殊不知换过的非官方零件最后导致的还是花钱多,何不直接官方换件享受保障?这也是为什么保险在很多人观念中,没有必要买的原因之一。

说下为什么我买了 iphone 11 pro。

喜欢小屏幕的手机有很大一部分用户,包括我在内,尤为喜爱小屏,但也不能太小,iPhone se 2022 (第三代)对现在的网络时代有点小,如果放在10年前的话,完全可以,比iPhone4S大不了多少,但是2022年似乎有点过时,但也不太过时,如果不玩游戏,不刷抖音,单独聊天接打电话发信息,se实在太棒了,又轻又小巧,一手掌握,所以很多大佬们都喜欢用se当备用机。

iPhone se第三代的尺寸是:4.7 英寸,重量只有 148g。iPhone4s 尺寸是 4.5 英寸,145g的重量,所以结果显而易见,买se的人只想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待遇,相比iphone 13mini的话,价格就要便宜一半了。但13mini的重量只有140g。

iPhone se第二代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说出了必买,嫌弃当时的手机屏幕太大了,那么现在se出来几年了,买的人杀之又少,能和第一代se相比的就是12mini和13mini,简直就是乔布斯时代的模子,但买账的人可不多,大家都被厂商带偏了,手机做的越来越大,重量最重的达到了小半斤,要是不小心摔到地上,地面都会砸出一个窟窿来。

那么iphone 11pro的优势在哪里?

第一,他的尺寸是可以一手掌握的。18年iphone xs上市的时候,我在珠海,去澳门买了一部,那时价格7288元,是苹果当时和后来最贵的一部手机,尺寸刚刚好,最后服役两年后壳和屏幕摔烂,1600元卖了。之后换的iphone8p,因为对apple 的3Dtouch心心念,iphonexs之后在没有3dtouch了。

就在前不久,用了接近2年的iphone8p也被我摔了无数次后屏幕整个裂开了。这部iphone8p我换过摄像头和电池,指纹解锁,美滋滋。终归是老机器了,很大一部分人换手机的理由很简单:用烦了。

我倒是没有用烦iPhone8p,但目前它的状态实在让我看了心烦,我算过一笔账,换官方屏幕的需要1000多元,这部手机价值也不到1000元了,如果换第三方屏幕的话,200元左右也不知道能用多久,而且从2018年到现在我已经没有换过新手机了,(如果这也是理由的话)我觉得新买一部手机,这部iphone8p就回收了吧。

不要回收,而是直接给长辈用。

过年回家看了我爸爸的手机,还是6年前我哥淘汰下来的华为,卡的要死,如果我用的话分分钟会摔了。而iphone8p的流畅度对刷抖音和微信聊天,接打电话都很友好,基本不会卡死,就是信号有时不太好,所以我准备网上淘一块屏幕,将屏幕修好,留给家人用了。

还有一点就是,iphone手机没有乱七八糟的通知和弹窗,比起安卓手机更容易操作,还可以将文字设置很大,(没有安卓大)简直就是傻瓜式的,对中老年人很友好,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如果回收的话,二手贩子只能给我600元钱,600元钱能买一个iphone8p吗?

决定买iphone 11pro 而不是iPhone 11!

济南有Apple Store直营店,我去转了一圈,发现只有iphone11,iPhone11 pro已经在2020年停产,作为2019年的旗舰手机,也是最短命的,只因为和即将上市的12有重叠,为了推广12不得已而为之。

好消息就是,停产意味着降价,所以到了2022年,iphone 11 pro仍然是圆润边框的旗舰款,也是最后一款,12以后的手机都是方框边框了。iPhone11pro手感好的出奇,这自然不用说,并且A13的处理器能继续使用5年以上都不在话下,参考iPhone8p ,只有A10的处理器,2022年用起来还是很丝滑的嘛。

美版和国行有什么区别?

iPhone11pro 的美版是单卡,国行是双卡。其实美版出了单卡还有一个是esim卡就是虚拟卡,不过在中国申请到esim很不容易的,还没有推广,落后了好几年。

外观上是一模一样的。都是4G不支持5G,5G的普及还需要至少2年的时间,但有些城市的4G以及慢慢的降速了,比如郑州。

入手渠道!

当地的通讯城,华强北,咸鱼个人卖家。

100%的都是二手的,我说的是美版,但在淘宝和京东买的,有全新未激活,是库存。那么全新的值得买吗?我觉得不值得,与其买全新的11pro,不如买iPhone12pro,价格相差几百。所以选择二手才是性价比之王。

二手64G的iPhone11pro美版无锁价格基本在2500元左右,如果是国行的话会贵几百元,9成新以上。如果花2500元买一部当年的旗舰手机,你愿意花2500买一款安卓的中端机吗?每个人看法不一样。

就拿18年的iPhone8p和18年谷歌的 pixel 3来对比就可以。现在iphone8p依然很能打,但pixel 3 出了拍照有点优势外,什么app也不安装,单装一个抖音,你就会卡个半死,起初我还不相信,于是我就下载了抖音,上下翻页没让我卡的当场去世。

思考再三,于是我就买了美版的iPhone 11 pro 美版,2600元大洋,9.9成新,电池100%,爱思助手显示:展示机。因为室友就是卖通讯器材的,所以还是有保证的。

最后,希望我的手别犯贱,别抖,别帕金森,老摔手机也是一种病啊。

Renxian

网上论坛有人问:因为长期没啥朋友,偶尔想自杀,请教下咋调整心情?

网上论坛有个网友说,因为长期没有朋友,偶尔想自杀的问题。

中国自杀干预心理热线,心里有什么不爽的都可以拨打这个号码:

他通篇就是讲了自己是宅男,社交恐惧症。重点是宅男。

宅男分两种,第一是宅在家里有事情干,比如玩游戏、鼓捣小玩意等一些兴趣爱好;第二种是单纯的无聊不想出门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既不玩游戏又不发展自己的兴趣,一味的耍手机。

我觉得楼主就是第二种,他自己也说了,不玩游戏,就是放空自己。

这是很可怕的行为,因为久而久之就会抑郁。

没有任何事情做的事情就容易想偏,这个时候就比如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各种病毒和流言蜚语都能入侵,久而久之就生病了。长期以往,就会抑郁、焦虑,如此循环下去就日益加重病情,在中国医院的心理科的医生只会开药并不会心理疏导,所以后果很严重。

要有朋友,首先自己要自爱。

这里所谓的朋友是交心的朋友而不是狐朋狗友。前者是可以处一辈子,后者可有可无。

其实如果凡事都能自己处理,工作、生活上的麻烦都能自己解决的话,有些朋友可有可无。现在很多人都孤独,即使有许多朋友,内心也是孤独的。这种空虚感是很多人都有的,其实就是没有给自己制定目标,没有发展自己的兴趣,哪怕是沉迷游戏也是一种爱好。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读书、写字、健身锻炼。

这是我解决抑郁,增加多巴胺的法宝,对我很有用,因为当初我就是这样从抑郁中走出来的。健身可以跑步,可以去健身房,哪怕去公园听着音乐漫步,也是让自己身心放松下来的途径,而楼主是宅男,说白了就是懒,没别的。

这种懒是长期养成,一时间是无法改变的。楼主说自己没朋友,而自己本身是个什么东西自己没电笔数吗?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凡事都有因果,你不能看到一个乞丐就说可怜,也不能说一个抑郁的富翁就羡慕。这要看你拿的什么做参照物。如果你和乞丐比,你确实是幸运的;但你和富翁比,你是悲惨的。所以,不要去比,知足常乐。

这位网友把自己的心声发表出来,想收获大家不同的意见,到最后还是一无所获,因为大家的意见各有不同,选择不同,就会迷失,他真正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名心理医生,让心理医生抓方开药,对症治疗,他是被动,只需要接受即可。而不是从千言万语中自己去选择。

(完)

Snip20220901 11

新冠和心理建设

我谷歌新冠的症状时,发现:

COVID-19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方式也不相同。大多数感染者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症状,无需住院便可痊愈。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给的答案。

详细见:这里

也就是说,新冠的无症状和轻型不用住院也能痊愈,换个角度思考就是不用去方舱,如果可以的话,在家里隔离在给予药物也可以痊愈。

那为啥你国人还害怕得新冠了?

有两种观念,第一是他国那一套理论,就是与病毒共存,新冠就是流感。美国每年死于流感的人很多。第二种就是以消灭病毒为主要目的,采取任何手段,比如你国。

先不说世卫给的答案是否准确,但是看看,那么多明星和他国的官员都得了新冠,也在一个月后得到痊愈,什么事情没有,后遗症可能是丧失了味觉什么的,但也没有死人,死人的大部分都是自身有病的老人。

显然是人人平等,病毒不会挑平民老百姓,连明星都不害怕,你还怕什么?

我觉得只要世界上有一例新冠患者,那么病毒就不会彻底消失,那么你国的封城、封控就不会停息。除非切断和他国的一切往来,把整个你国罩一个保护罩,否则的话,病毒不会凭空消失,弄到最后,人民疲惫不堪,最后还是要宣布和病毒共存。(开发出强力的疫苗)

或者每个个人自身练就一个魔法金钟罩,将病毒格挡在体外,当然魔法和物理不同,魔法讲的是精神心理上的,比如只要你自己不介意屎盆子扣身上,自己不尴尬别人就拿你没招;

修炼魔法是很难的,但凡人只需要练到能隔绝一切不良情绪这一块就足够了。可以很好的应对一切妖魔鬼怪,包括任何制度下的不自由等,即便是肉体受伤了,只要有魔法保护,心灵就安然无恙,疼痛就不存在。

但每个个人修炼魔法很容易,修炼物理就难。物理你再怎么修炼,也是怕刀砍斧劈,那些杂技团的练气功的就是修炼物理有一套,修炼物理要比魔法难,但在如今的社会里,很少人去认真修炼物理,因为这是一个法制社会,会依靠各种制度来强化自己,富二代即便没有文凭也能躺平的很快活。

那么你又开始怀疑,你国是不是又要落后他国了,我说的是心理精神领域的落后,现在你国谈疫色变,国家在努力,人民在崩溃,国家的所作所为让人们感到焦虑,动不动封城,动不动拉方舱,动不动四零四,人们的心理防线慢慢的在崩塌,然而却没有任何的渠道来安稳,没有任何的机构来疏通,人们会越来越焦虑,心理越来越不健康,最后变得行尸走肉,任人摆布。

以上内容中出现的「我」,是小我打败本我时偷摸的出来捣蛋,不具有任何参考意义。他国指的是发达国家,你国指的是除了他国以外的国。

你国人很多都有精神病。

心理咨询这一职业,还落后他国至少30年-50年。

你的城市有心理咨询师吗?有心理咨询室吗?整个无语子。😓

Nokia 51301

40 元买了个诺基亚 5130 音乐手机

哈哈。

在前几年,一时“灵感”来袭,就去通讯城买了一部诺基亚可以砸核桃的手机。📱

为什么要买这部手机,是不是给家里老人用的。不是,只是情怀突然就上来了,于是脑子一热就去数码城买了。其实根本的想法是,我要戒网。

我本身智能手机里的app不多,抖音、快手我没有账号,微博只用网页版(ios可以将书签加入主页面),用自带的相机,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app可以下载。除非一定要用到的app,比如微信、QQ,诸如淘宝,我一定购物的时候就上网页,匆匆忙忙登账号,匆忙购买完毕即可,有目的性,不会浏览一些推送。但我经常会在京东和拼多多小程序购买。

我其实不用戒网。

手里的iphone 8p很大,跑步的时候带着不方便,而诺基亚音乐手机只有一根手指那么长,“轻如鸿毛”,扬声器声音洪亮,还可以插耳机线,于是我就用来充当Mp3了。早晨跑步就只带它。

诺基亚的半智能手机还能上网,但目前已经没有2G网络了,所以现在上不了了。但能拍照,像素只有200多万,导出来后竟然能看,不过录视频就不行,3gp格式,只有手机屏幕那么大小。

还能插上耳机当天线收听电台,这在老年手机、以前的手机,收音机是必备的内置。如今的智能手机一旦断开网络,就是一个板砖。

我买诺基亚的情怀在这,卖掉换了一个盆也是情怀流失。

在很多年前,也是为了所谓的情怀买了一个黑莓手机,最后把玩个把个月也卖掉了,时代不同了,这些半智能的手机用不到了。

人呢,肯定都有怀旧情结,一旦怀旧情结上来了,挡都挡不住。

这不,因为2022年疫情严重了,我去买了一个收音机。在中国家庭应急手册上注明:收音机是应急物资之一,在突发情况,网络中断,收音机是唯一的了解外面资讯的东西。这是一点,另一点还是怀念听着广播做事情。

在iphone上有许多的收音机app,我全部都下载一个一个试用,最后都不理想,不是播放几分钟就自动停止,就是要交钱订阅,这都是必须联网的,手机声音还不够大。所以立马就买了一部收音机,巴掌大,放窗台,放桌面,听着音乐之声,岂不乐哉。

说好的断舍离呢?

我觉得,收音机和手机一样重要,就如同辛普森一家的预言一样:不久的将来核爆炸,碘化钾是必备的。

灾难面前,真的能该多学点常识和急救知识,遗憾的是,我长这么大,学校里从来就没有教过,这一点中国落后发达国家还有好多。

Jijianzhuyi2

【书单】极简主义:活出生命真意

前段时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旅居,距离内蒙古图书馆很近,附近还有内蒙古大学,每天我都会找个时间去蹭网然后蹭书看,因为大学生很多,也开放了很多自习教室,在这里看书事半功倍。

本来我就崇尚极简生活,于是就找来了基本有关断舍离和极简生活的书籍看,这本是的两位作者是极简生活领域著名的blogger,也有自己非常极简的网站,如下:minimalists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更多的是教你如何极简主义的思路,而不是像「断舍离」让你去做。

1.极简主义的实际行动:将不需要的物品放在一个纸箱子里,等过几天乃至一个月后你会发现这个东西确实不需要,不需要的东西就可以处理掉,送人或者垃圾桶内;

2.极简生活一定要对健康有所重视,如果连健康都无法保证,那么说再多也是徒劳,所以一定要经常去锻炼、看牙医、做体检;

3.这本书中有点类似「佛教」主义了,提倡素食,禁止牛奶、肉质的蛋白质,不敢苟同。并且提倡的是绿色有机食物,将水果蔬菜榨汁喝,这在中国,有机食品是昂贵的,所以对于这一点,尽力而为即可。

4.对于锻炼,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且是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可以到健身房什么都不做就在跑步机上步行也是极好的,什么都不做是不好的。

5.人际关系这一章表明,将自己现在的人际关系梳理一下,列出表格,那些是重要的,那些是次要的,之后加以维护。并且需要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改变自己的方法有哪些?比如:定期的体检,摄入健康的食物,保持规律的锻炼等;

绝佳的人际关系的8大要素:爱、信任、诚实、关怀、支持、专注、可靠、理解(容忍、接受、尊重、欣赏)

6.断网。这一章有点牵强,在中国,断网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电脑断网可以,因为很多人没有电脑,但如果让你的手机断网那就等于要了命,所以这一点,只要手机中有抖音有快手,就一定做不到极简生活!

7.时刻保持热情。对工作的热情,对自己兴趣爱好热情。

这本书的次序就是如此,从简单的小事情开始,到健康,到人际关系,到热情,到成长,然后结局是「奉献」,這些环节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因为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使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某种意义。作者打的一个中彩票的例子:

想象一下,如果你彩票中奖了,获得了有生以来最棒的身材,找到了你的灵魂伴侣,建立了最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还请了债务,搬进了理想的昂子,找到了你最为热衷的事物,并发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

现在该怎么办?闲着、休息啊,每天在湖边钓鱼?吃喝玩乐?笼罩在电视发出的蓝光中?当然不是,你需要继续享受刚得到的新生活——改善健康的状况、人际关系,追求和发现爱好,因此你要不断的去成长,继续进步,最后的一步是奉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家最后都变成慈善家了。

8.奉献。比如佛教中所说的「欢喜心」。

这本书主要讨论的精神层次的极简主义,说是极简主义作者完全都在教你为人处事的道理,看似和极简主义不挂钩,但隐约中还透着一点点极简生活,和「断舍离」是两本不同的书籍。

头条、百度、悟空问答加黄V的一些套路

头条、百度、悟空问答的一些套路

2017-2020是自媒体的红海,各家平台都争先恐后的挖人,以加“V”为诱惑让作者们加入,加入黄V还有条件,最简单的就是做问题,就拿头条的悟空问答举例。那么现在加入自媒体晚不晚?其实不算晚,因为目前据我所知,b站,百家号、头条还有新人扶持的活动。

悟空问答,这个因为我曾经做过悟空问答,也受到官方的培训,所以写悟空问答也有很多的套路,因为头条抓住了新人创作者想获得黄V的称号,所以给申请黄V的创作者一道门槛,就是必须在悟空问答一个月内完成4条优质的问答。

优质的概念是什么?按官方培训所说,就是配有5张左右照片,字数在1000字左右,内容不是拷贝,而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类内容是优质问题。有些创作者觉得4条优质问答还不是很轻松,但往往,你用心回答了N条,也没有一条获得系统所认为的“优质问答”,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割韭菜”,新人不断涌入,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最后能成功,不成功的则是韭菜,一批一批的割,这也是为什么悟空问答能够慢慢的成长起来。

悟空问答在百度上搜索是不存在的,要么就是头条禁止百度爬虫,要么就是百度不想收录悟空问答的内容。放眼看去,各大自媒体,头条号,企鹅号等等,在百度上基本搜不到内容,因为百度本身就有原生态的百家号,难不成让其他人分这杯羹?

今天我谷歌搜了一个问题,“icloud作为主力邮箱怎么样?”看到了悟空问答的答案,也就是说,悟空问答是开放爬虫的。答案点进去看,如我所欲言,基本上都是长篇大论的文章加配图,一个问答也能写出长文章来,这样的文章是优质?

(好像百度不再收录悟空问答了)

我不觉得,因为我既然问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想看到的是准确的答案,而不是:总分总的形式写作。什么是总分总?就是文章开头交代一下背景,分呢:说一下原因或者理由,再总呢:总结为什么。

这是百家号、头条号乃至所有的自媒体文章用的一个套路。

说实话,在中国这个自媒体泛滥的年代,这种总分总形式的已经不讨人喜欢了。创作者无能为力,读者也被忽悠的到骨髓了。往往一篇文章1000字,前200字在耍滑头,后200字在废话总结,只有中间600字在凑字数。

创作者又能怎么办?现在百家号、头条号或者其他的自媒体平台严厉打击“标题党”“内容不符”等等,新人自媒体想要分一杯羹,真的比较难了。

接着说会悟空问答。官方培训一直是要求字数多、配图多,这样算是优质。

优质有什么用呢?可以加黄V,加黄V有什么用呢?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曝光,有流量就有收益。这是一种苦循环。为了收益必定努力获取黄v,获取黄V的简单途径就是多做悟空问答。

这也导致了,很多看似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问题,却用了1000字来描述,如同老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读者找不到重点,在你的垃圾文字上浪费的时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抵触心理,最后看到悟空问答就本能的抵触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看文章只看标题,看完标题接着去看评论,评论看完才去看文章的缘故。有时候水的文章,还不如评论看的有味道。

我一直觉得文章的好坏必须要充满感情,一篇六亲不认、生硬的没有任何情感的文章,如同机器写出来的,真的不咋地,自己读着觉得是完全符合官方培训的要求,却难以填满读者们的胃口,一味的追求“总分总”的写作思路,最后输出的都是些狗屁不通的垃圾文章。一旦这些自媒体平台转型或者倒闭,这些文章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好的文章会长存,是因为有感情。自媒体创作者是活人,自媒体创作者是个人,不是新闻机构,新闻可以没有感情,但是个人一定需要有感情。

所以,拜托有些创作者,一味的跟风,没有自己的风格,不管是写文章也好,拍视频vlog也好,不要随大众,虽然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希望,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哪怕半年,1年都可以,一定会收获。

写于2019年12月

Snip20220901 12

《正向思考的力量》与认知有关的书籍

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为他人奉献,为他人着想就是生命意义的一种。有人说,都为他人着想,那自己怎么办?这是相对的,你为他人着想的同时,也会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学习,这对自己也有莫大的好处。

就比如谈恋爱,肯定都是为对方着想,然后改变自己。

2.每个人都有自卑感。

从行为举止就能看出来,他极力在掩饰什么。

3.优越感就和自卑感一样,都是为了吸引别人而做出来的一些举动,优越感就是极力的表现出自己的特长而吸引别人,自卑感就是极力的掩藏自己的缺点不被人发现。而这些举动没有任何的意义。就是白忙活了。

4.梦。

如果一个人无法维持友谊,那是因为他一直想控制他人,只关心自己,目的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感。

5.作者一直在强调人在4-5岁的时候就开始有自我意识了,并开始自我完善,一直到长大成人。

6.书中一直在强调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只有与人合作,才能适应社会。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讲的比较好,但是到了后半部分就有点应付公事的感觉了,讲到了婚姻和谈恋爱的方面就不如去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了。

书的可读性还可以,但涉及的有点浅薄了,不够深入了。

2021年12月内蒙古图书馆